◎歡迎參與討論,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觀點。
中國家電企業普遍采取J模式發展,最后陷入行業性低迷,以海爾最具代表性。海爾以冰箱起家,在“滿足顧客需求”理念的引導下,逐步進入黑電、IT、移動通信等數十個領域。根據海爾公布的營業數據估算,海爾的利潤率基本在1%左右,難怪海爾的董事長張瑞敏感嘆“海爾的利潤像刀片一樣薄”。與之相對應的是,家電企業中典型的A模式企業—格力,通過聚焦,在十幾年的時間里由一家小企業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空調企業,并實現了5%~6%的利潤率,與全球A模式企業的平均水平一致,成為中國家電企業中最賺錢的企業。
實際上,在中國市場,各個行業中發展勢頭良好、盈利能力穩定的企業和品牌幾乎毫無例外都屬于A模式,如家電企業中的格力、汽車企業中的長城、煙草品牌中的中華、白酒品牌中的茅臺和洋河、啤酒中的雪花等。
當前,中國經濟正處于極其艱難的轉型時期,成敗的關鍵從微觀來看,取決于中國企業的經營模式能否實現從標志VI設計向品牌經營轉變,更進一步看,就是從當前普遍的J模式轉向A模式。從這個意義上講,對于A模式背后的理論—定位理論的學習,是中國企業和企業家們的必修課。
令人欣慰的是,經過20多年來著作的傳播以及早期實踐企業的示范效應,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已經投入定位理論的學習和實踐之中,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,由此我們相信,假以時日,定位理論也必將成為有史以來對中國營銷影響最大的觀念。如此,中國經濟的成功轉型,乃至中華民族的復興都將成為可能。